与共和国同行  伴随一代人成长

《南风窗》1985年创刊,24年来, 《南风窗》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务实的新闻业务操作,不仅记录和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而且以微薄之绵力正面推动社会进步,参与新闻事业的改革与探索,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深层问题,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合力。《南风窗》不仅与共和国同行,同时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当下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这也是一个问题积聚期、矛盾凸显期,近年来,《南风窗》提出了“社改元年”、“构建和谐社会”、“底层关怀”、“公共利益”、“宪政文明”、“告别GDP崇拜”以及“生态政治”等一系列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核心议题”。基于此,《南风窗》定位于: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这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最出色的主流新闻;为了公共利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聚焦政经。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要真正做到“与共和国同行”,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不仅要采访新闻,我们还要创造新闻;我们不能光在纸面上做文章,而且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对社会进步的推动。“调研中国”活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南风窗》在秉承自身风格与责任的同时,举办“调研中国”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去直面研究当前的社会问题,深入中国社会肌理,这与《南风窗》一直以来坚持的理性、良知、建设性等核心追求是相呼应的,可以说,“调研中国”是《南风窗》立体化办刊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调研中国”活动的核心价值所在。

“调研中国”活动的定位是公益性的,《南风窗》只是对大学生的调研活动进行经费的资助。我们尊重大学生,鼓励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主见,并不做出过多的干预。同时,本着对大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要求大学生研究团队的调研活动有组织、有序地开展,因此我们要求每个团队的成员必须是同一所大学的在读大学生,团队成员中也必须包括一名所在学校的指导老师,并且,活动的申请和进行要征得所在院校的同意。我们为每个参与调研活动的学生购买保险,委派本刊联系记者,给予各种的帮助和便利,务求每个团队都能顺利完成调研工作。

   “调研中国”活动得到了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充分认同。他们参与热情高涨,并以报告会的形式面向所在高校的所有同学,与他们分享调研成果、将调研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校园,同时,各大学的校方领导也对“调研中国”给学生们提供的这样一个可贵的调研实践机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调研中国”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公益活动,受到各地媒体的争相采访、报道,大众媒体的介入及网络传播,其社会影响呈几何级数的扩大,国际传媒也给予关注和跟踪报道。

正如《南风窗》刊登的文章中提出;“2049,谁的中国?”,当共和国100年时,谁是中国的主人?母庸置疑,当然是今天年青的一代。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我们应当给予重视、引导和支持,“少年强,则中国强”,在实践当中能够更多地让他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真实一面,这对中国社会的进步非常重要。

我们把在“调研中国”活动当中产生的部分调研报告结集出书。希望通过这种影响力的不断辐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调研中国”活动,关注大学生的社会调查,进而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聚拢更多关注的目光,汇聚更多合力的参与,才会更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

今年,“调研中国”己经做了第5年了,只要坚持做10年、20年,我们就真真正正地实践了“与共和国同行,伴随一代人成长”。